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原来做介入,手进比腿进效果好!你必须要知道的事!

发布时间:2019-01-02 13:46:56 发布者:创始人 阅读数量:0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声明称,如果要做介入手术,选择手部要优于腿部。因为与经腿部穿刺相比,经手部介入导致的出血和血管并发症较少,尤其是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从我国近年来心脏介入的术式看,超过90%都选择了经手部桡动脉穿刺。在湘雅医院,经手穿刺介入的高达9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治疗冠心病的最重要且有效手段之一。

极光落地七轴平板DSA介入手术

据统计,2017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例数达753142例。目前,临床常用的冠脉介入途径主要包括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入路两种。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需要平卧下肢制动24小时,耐受性相对较差,且术后并发症较多,近几年在国内已不作为首选途径。桡动脉入路是目前冠脉介入,包括急诊介入治疗的优先选择,也是冠脉介入治疗指南的I类推荐,已被广大介入医师熟练掌握。

桡动脉径路血管包括桡动脉、肱动脉、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及升主动脉。相对于股动脉,桡动脉直径较小,穿刺难度相对较大,要求操作者拥有更丰富的经验,手术过程中必须操作规范、轻柔,技术娴熟。但其优势也非常明显,术后止血迅速、简便,无需长时间卧床,恢复更快;

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出血并发症较股动脉明显减少,不会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的使用,且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省费用。我国2018年的冠心病介入新诊治策略中就提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的病人,在介入治疗的血管入路选择上,推荐经桡动脉穿刺,可降低此类心肌梗死患者的出血并发症风险。 当然,经桡动脉入路也并非适合所有病例,需综合考虑再灌注时间、导管直径等因素。

出现心源性休克、患者年龄过大,或有复杂病变的冠脉介入手术,经股动脉入路则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常规桡动脉穿刺部位出现意外,如发生痉挛、血肿或反复桡动脉穿刺后局部瘢痕形成,影响到再次穿刺成功时,还可选择远端桡动脉介入。但这种方法作为桡动脉穿刺失败的补充手段,整体还在评估中。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

本网编辑转载此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资讯,请前往唯迈医疗官网:www.we-med.com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