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介入诊疗射线防护三大方法

发布时间:2018-08-28 16:36:25 发布者:创始人 阅读数量:0

介入操作绝大多数是在X射线引导下进行,血管内微创手术的例数在过去几年有了明显的增长。随着手术量的增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逐渐加大。如何减少辐射剂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介入工作者的职业生涯。  

2013年国家卫生标准《医用X射线针对放射防护的要求》中明确对介入放射学工作防护措施做出要求。结合2010年3月,欧洲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学会(CIRSE)与美国介入放射学学会(SIR)安全与健康委员会联合颁布的介入医师职业放射防护指南,医生在介入诊疗中进行射线防护的三大基本方法为: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装置防护。

时间防护 由于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因此减少受到辐照的时间能有效降低辐射伤害。要点如下: 1)  在进行电影或DSA曝光时,如果可能的话医护人员应尽量离开手术室,在控制室用手闸操作。 2)  记录患者透视时间。术后对于患者接受到的辐射剂量生成报告并记录在病例中。 3)充分使用机器自带的路径导航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射线的累积。 

  1. 距离防护 射线进入人体后,1%穿过人体进入影像接收器,其余80%-90%的射线被病人吸收,10%-20%的射线被人体散射。手术室的医生、护士和技师受到的射线伤害绝大部分来自散射线。球管同侧接收到的散射线较大。利用好这点可以成倍的避免射线伤害。  1) 正位时把球管置于床下,配合床旁的铅帘,可以将绝大部分散射线吸收,大大的减少了辐射到手术室其他地方的散射线。侧位时球管放在没有人的那一边,医生尽量站到平板探测器这一边。     2) 由于平板探测器会根据接收到的射线强弱自动调整球管的X射线强弱,所以平板探测器应尽量贴近病人,球管尽量远离病人。如下图。   3) 体型较大患者或较厚身体部位会引起射线剂量增加,术中可以通过尽可能的小角度造影,减少X射线穿过病人的体厚,来降低射线剂量。  4)多角度投照时避免皮肤同一区域重复曝光。通过旋转X射线球管围绕患者运动,改变射线束的入射点。 

  2. 屏蔽装置防护  个人防护中最有效的是采用各种屏蔽设施和用具来吸收射线,减少进入人体的射线。包括手术室内的各种铅屏蔽设施和个人穿戴的防护设备。 国家卫生标准《医用X射线针对放射防护的要求》中指出,在介入放射学操作中每个工作人员都需要配有如下个人防护用品: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铅防护眼镜。其中部分用具如下图所示。   辅助防护设施包括铅帘和悬挂式铅帘或铅窗。铅护帘可以有效为手术者挡住来自球管一侧的射线以及病人人体反射出的散射线。需要注意的是,铅玻璃可以有效挡住从病人体表反射出的射线,因此应将其弧线贴近病人身体放置。 铅玻璃过于贴近术者或离开病人身体都将降低其防护功效。    

    文章来源:介入影像在线


本网编辑转载此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资讯,请前往唯迈医疗官网:www.we-med.com

返回